2021年9月26日,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和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主办,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协办的结果在深圳揭晓。由吉林省博物院报送的吉林省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等十个项目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以下简称“十佳奖”),由首都博物馆、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文物精准控湿脱水/还潮(抑菌)系统等九个项目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优秀奖(以下简称“优秀奖”)。本届十佳奖和优秀奖的获奖项目,都是近年来文博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代表,反映了这个领域技术与服务的新水平。
吉林省博物院申报的吉林省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在功能上,将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信息管理、用户的文物信息获取和搜索整合在一起;在数据管理上实现了KB级的数据库记录信息、MB级图片及三维大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应用了Scale-out统一存储系统,在一套存储架构中同时实现SAN和NAS服务功能,并可随时横向扩展;采用了图片搜索引擎,可以实现“以图搜图”。这一平台解决了文物普查数据的应用难题,可为其他省份所借鉴。
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标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丝素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利用丝绸的本质是具有种属特异性的丝素蛋白这一特点,应用免疫学技术原理中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可以准确获知蛋白质成分信息,对于已经严重老化降解的丝素蛋白和角蛋白同样有效,还可以准确鉴别出生物学种属来源,如桑蚕、柞蚕、蓖麻蚕等,为早期墓葬和遗址中已经化作无形的丝绸残留物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快捷的检测方法。
山东博物馆、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博物馆三维可视化参观导览系统,通过空间数字建模,可以将博物馆建筑空间的二三维一体化展现;采用兼容iBeacon接口的蓝牙4.0BLE节点,室内布放低功耗、高精度的定位基站,室内定位精度在1.5米以内;用户入口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应用程序,用户进入小程序后直接进行交互行为,打开首页显示时间不超过3秒,操作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随着博物馆观众对智能导览服务要求更精确、更轻便,这一系统可以说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浙江大学申报的便携式平面文物高保真采集设备,应用了分光棱镜技术,能消除丝绸文物图像的摩尔纹效应;高精度自动纹理映射技术,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纹理映射的映射方法,并与焦点堆栈图像去模糊方法结合,最大单次扫描分辨率为16384×33000px,扫描精度可达500~1000PPI,单次扫描幅面40×80厘米,扫描时间30秒左右。从近年来的考古工作中可以看出,考古材料出土之后第一时间的保护和信息提取已经成为趋势,势必要求专用设备兼顾精确和便携双重属性,便携式平面文物高保真采集设备是响应这一趋势的产品。
四川博物院、郑州枫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嵌入式(低成本)文物防震储藏柜,应用了阻尼弹簧减震器、防倒装置、防脱落抽屉、阻燃泡棉,能承重300公斤。阻燃泡棉和物型槽的结合使用可以保证文物在柜内的稳定,强调防震减震的同时兼顾了柜内温湿度环境控制,可以接入智慧博物馆系统。除了一般使用场景之外,特别适合基层文保单位和不具备防震一体化设计的博物馆降低文物保存风险。自汶川地震以来,博物馆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建设已经得到重视,嵌入式(低成本)文物防震储藏柜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
湖北省博物馆、河南文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物联网+藏品修复综合管理和应用平台,集成了读卡器、摄像头、脚踏开关,实现修复过程照片、视频的自助采集和自动上传,便于后续典型案例视频图像等素材的结构化存储和积累;实现了藏品照片无线传输、重量数据自动登记、自动根据器物类型进行部位尺寸的测量;应用了RFID标签自动识别,在文物点交过程中绑定电子标签,利用读卡器进行标签识别,自动提供数据存储路径,大大节约了人工选择时间;通过云端存储技术,实现修复经验大数据积累。随着文物修复智能化程度的增加,对修复过程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该平台将成熟技术集成整合,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方便了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播。
故宫博物院申报的多功能文物除尘布,由无毛圈固绒织造形成锦涤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层,正面为长绒层,绒毛的长度为4.5~5.5毫米,反面为短绒层,绒毛的长度为1.5~2.5毫米;绒毛细度均为3~5微米,绒毛密度均为350~370根每平方厘米。除了除尘之外,使用力度加大时有磨光作用,尤其适合漆、木、玉石、金属类文物的抛光。吸水量是普通毛巾的2~6倍,可用于裱画、修书的吸水步骤。该产品源于故宫博物院文保人员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一次博物馆基础工作专用工具领域的突破。
阳江三可照明实业有限公司申报的多功能变焦轨道射灯,在3000K/4000K色温下,显色指数大于95,基础性能优良。应用了准直变焦技术,出光品质清透、厚重。可进行二次配光,配光后的光通量和照度衰减不超过10%,还能继续增加截光镜头和投影菲林镜片,集多功能于一身,能够满足多场景使用,达到国标《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的技术要求。随着社会对博物馆展览的需求越来越高,博物馆举办展览会越来越频繁,在基础性能达标的前提下,符合多场景使用要求的多功能灯具,可以实现节约办展、绿色环保的愿景。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申报的多功能考古发掘集成平台,集成了文物提取平台、人员运输及发掘平台、专用装备安装平台、高光谱探测分析系统、探方图像与3D采集系统、专用照明系统、工作视频记录系统、探方环境调控系统,将考古发掘的人员、物体精确移动、考古工作影像采集记录、考古发掘现场照明、考古工地3D信息采集管理、环境控制和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整合到了一个平台上,申请各类专利共计13项,在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的应用起到了对考古工作的支撑作用,并且还具备定制化拓展的潜力。
苏州博物馆、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再造·慕课”融媒体云平台,以互联网、融媒体交互、大数据聚合为主要应用技术核心,通过SCORM在线学习标准,以载体聚合、信息聚合和场景聚合为理念,将博物馆知识类内容转化为数字信息整合入平台,再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以慕课等服务方式分发给观众,帮助观众进行在线学习、在线互动,还可拓展到线下,丰富了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首都博物馆、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文物精准控湿脱水/还潮(抑菌)系统,昆明市博物馆申报的馆藏文物展藏环境监测预警平台,宏瑞文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智慧库房管理平台等荣获优秀奖的项目,同上述荣获十佳奖的项目一道,通过科技研发、技术落地、产品构建、实际应用、反馈提升等环节,形成了系统全面、各具特色的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体系,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设备和服务的保障。
纵览获得十佳奖的各个项目,包括了吉林省数字博物馆在线服务平台、物联网+藏品修复综合管理和应用平台、多功能考古发掘集成平台、“再造·慕课”融媒体云平台四个平台类产品,虽然领域不同,但都是对于专门技术应用的整合,这类产品贵在对功能体系和技术框架的搭建,也反映出目前文物工作追求系统化、讲究“一站到底”的方向;丝素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解决了丝绸类文物辨识的难题,便携式平面文物高保真采集设备解决了文物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问题,两者的入选说明文物博物馆工作的专门设备需要考虑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兼顾;多功能变焦轨道射灯强调对多实用场景的适用性,反映了博物馆工作对绿色环保、节能增效领域的追求。
嵌入式(低成本)文物防震储藏柜的入选反映了博物馆对基础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博物馆预防自然灾害的未雨绸缪;博物馆三维可视化参观导览系统相较同类产品更加快速轻便,降低了观众使用博物馆导览系统的门槛,提高了博物馆内容的易获取性;多功能文物除尘布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项目,完全来源于对工作经验的总结,在目前博物馆工作的大背景下殊为难得,也说明博物馆一线工作经验指导专用工具开发的潜力。
科学技术对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将科技创新与文物保护并列写入规划标题。从未来的工作来看,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将成为文物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提升基础工作管理效能、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工作,也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运用和多学科交叉合作,来提高文物工作者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元宇宙、智慧互联、人工智能、系统集成、媒体融合、新材料等新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应用,支撑和推动了考古、博物馆、文物建筑保护、石窟寺保护利用、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等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同时展示了“科技+文博”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公布,搭好了文物事业发展中科学技术进步和应用的顶层设计,我们有信心期待在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领域迎来新的突破和跃升。
助力文物领域科技创新,展示行业杰出研发成果——第八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正在进行!关注我们,一起见证新一届“幕后英雄”的诞生,感受科技力量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绽放的璀璨光芒!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