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D型丝氨酸对睡眠的调控作用,开发出一套基于腺相关病毒载体的稀疏高亮标记方法,实现全脑范围单神经元完整重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脑科学中心”)成立近4年来,瞄准国际脑科学研究前沿,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始创新成果。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中心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在扩大用人自主权、科研经费使用、科研评价、开放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突破与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实验已经开展了。这个冬天,我们收集了实验动物几个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还差一个春天的时间点,下个月完成收集。”今年春节刚过,北京脑科学中心研究员王同飞像往常一样忙碌。关注哺乳动物的冬眠现象以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是他实验室的长远规划。
冬眠是生命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不仅仅是调节动物体温或睡眠的简单问题,还涉及许多其它相关的适应问题。
“心血管手术中的病人会面临缺血,但更大的挑战在于病人醒来时的风险。动物冬眠状态下血流很慢,醒来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损伤,这里面存在一个保护机制。再比如,动物冬眠几个月不动,肌肉为什么不萎缩?”王同飞接连举了几个关于冬眠研究的例子。
“显然这不是一个短期可以见效的项目,但北京脑科学中心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支持我开展研究。”王同飞说,“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研究冬眠‘很酷’,我对他们说,‘你要是能忍住10年不发文章,那么欢迎加入’。”
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北京脑科学中心的重要理念。正如北京脑科学中心联合主任罗敏敏所言,“脑科学领域有很多重要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实验室负责人做一些难的、早期不一定出成果但重要的工作。这看上去是‘减压’,其实也是‘加压’。我们不要求在期刊上发多少论文,但要看实验室负责人做的是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实际上是更高水平的要求。”
为鼓励科研人员去研究未知、重要的问题,北京脑科学中心有一系列体制机制作为保障。
遴选实验室负责人时,北京脑科学中心不唯论文、不看“帽子”,而是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科研潜力,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契合中心的发展方向,其他实验室负责人组成的招聘委员会参与面谈、打分。罗敏敏说,曾出现发表过不错的论文的申请者被淘汰的情况,“我们觉得课题不是特别有意思,或者作者可能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支持方式上,北京脑科学中心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科研人员无需写基金申请,即可获得长期(6年)的稳定支持。他们还专门为博士后提供经费支持,并与北京大学等6所国内一流高校开展联合招生项目,帮助科研人员组建一流团队。
评估体系方面,北京脑科学中心不设置短期、硬性、定量的考核,没有论文方面的硬指标,而是以6年为周期,邀请国际同行参与评议,进行是否转为长聘制的审核,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选题和水准,以及是否有国际影响力。
“新型研发机构提倡以科学家为中心,北京脑科学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出发点是科学探索,怎么有利于科研,就怎么去做。”北京脑科学中心行政副主任张泽工说。
“在这里建立实验室非常快,整个审批建设流程都是为科研工作服务的。”2021年才回国的研究员白凌,主要从事内感觉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功能研究。虽然入职只有7个多月,白凌的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我主要的精力放在怎么搭建实验室、怎么开展实验上,一切都非常高效。”白凌说。
王同飞也有同感,2020年回国的他清晰记得,实验室招聘的两名科研助理跟自己是同一天来报到的。“实验室管理员甚至比我的入职时间还早一个月,我回来以后大概一两个星期,就正式开展实验了。”
在这里,目前已经建成8个坚持“公共属性”的一流科研辅助平台,还有2个正在建设中。这些辅助平台几乎囊括了脑科学领域最新技术。在罗敏敏看来,这些支撑平台能统一提供便捷的服务,避免了科研仪器和人员的冗余。
“一切以服务科研为导向。”北京脑科学中心光学影像中心主任郭青春说,为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光学影像中心拥有激光扫描共聚焦正置显微镜、高通量玻片扫描仪等多套先进设备,可满足透明化全脑图谱的构建、活体成像、活细胞成像、高通量生物学筛选等实验需求,成本大部分由北京脑科学中心承担,光学影像中心只收取较低的机时费用。尽管如此,过去一年,这里仍收回来机时费用近50万元。
“这50万元印证了这里的科研活跃度。”郭青春坦言,虽然是科研辅助平台,他的团队同样忙碌,完全是“跟着科研的节奏走”。
围着科研转的,还有这里灵活的用人机制。除了面向全球遴选实验室负责人,北京脑科学中心还致力于延揽优秀的博士后人才,改变国内科研团队长期以研究生为主的局面。“博士后是通向独立研究员的必由之路,从全球看,顶尖实验室都是以博士后为主的。”罗敏敏解释,“如果实验室一直靠不停换学生来维持运行,那么它就很难摆脱实验室负责人的影响。相反,受过较好训练的博士后不仅上手更快,也能带来新的思维和技术,对实验室的自我创新是很有帮助的。”
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的科研经费使用模式,为人的创造性服务,也是北京脑科学中心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罗敏敏介绍:“我们的科研经费用来招人行,买仪器也行,买科研服务同样可以,觉得重要就去做,我们给科研人员极大的自由度。”
白凌认为,科研充满不确定性,在北京脑科学中心,科研经费可以随着研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够避免青年科研人员过早地被“锁定方向”。
2021年11月,2021年度“北脑(青年)学者”入选人员名单出炉。迄今为止,北京脑科学中心已举办两批评选,来自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的共50位学者入选。按照共建平台、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规定,北京脑科学中心与这些科学家及其所在单位签订双聘协议,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脑科学正在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作为落实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而成立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中心实行与国际科研机构接轨的人员聘用制、薪酬灵活化等模式,引导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以全职、双聘方式参与工作,推动人才自由流动,统筹发挥首都高校院所、医疗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资源优势,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在罗敏敏看来,颠覆性的科研更需依靠跨学科、跨技术的合作。“我们积极鼓励合作,关键是把事情做出来。北京脑科学中心对于论文署名没有要求,不一定非要‘第一完成单位’,关键是有发现,真正解决问题。”
北京在脑科学研究方面优势突出,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较强的研究队伍、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和技术资源。除了“北脑(青年)学者计划”,北京脑科学中心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交流,如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举行的“神脑交汇”青年学者论坛,就加强神经科学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展开热烈的讨论。罗敏敏也跟有关专家开展过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合作。
罗敏敏表示,未来要力争把北京脑科学中心建成在科学上有独特发现、在世界上有吸引力的研究机构。“要在重大发现上有所突破,在应用方面有所推动,同时培养一批脑科学和类脑科学优秀人才。”
本报记者 谷业凯《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4日 第19 版)
首次发现D型丝氨酸对睡眠的调控作用,开发出一套基于腺相关病毒载体的稀疏高亮标记方法,实现全脑范围单神经元完整重构……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脑科学中心”)成立近4年来,瞄准国际脑科学研究前沿,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始创新成果。
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中心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在扩大用人自主权、科研经费使用、科研评价、开放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突破与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实验已经开展了。这个冬天,我们收集了实验动物几个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还差一个春天的时间点,下个月完成收集。”今年春节刚过,北京脑科学中心研究员王同飞像往常一样忙碌。关注哺乳动物的冬眠现象以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是他实验室的长远规划。
冬眠是生命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不仅仅是调节动物体温或睡眠的简单问题,还涉及许多其它相关的适应问题。
“心血管手术中的病人会面临缺血,但更大的挑战在于病人醒来时的风险。动物冬眠状态下血流很慢,醒来却没有受到相应的损伤,这里面存在一个保护机制。再比如,动物冬眠几个月不动,肌肉为什么不萎缩?”王同飞接连举了几个关于冬眠研究的例子。
“显然这不是一个短期可以见效的项目,但北京脑科学中心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支持我开展研究。”王同飞说,“很多学生都会觉得研究冬眠‘很酷’,我对他们说,‘你要是能忍住10年不发文章,那么欢迎加入’。”
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北京脑科学中心的重要理念。正如北京脑科学中心联合主任罗敏敏所言,“脑科学领域有很多重要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实验室负责人做一些难的、早期不一定出成果但重要的工作。这看上去是‘减压’,其实也是‘加压’。我们不要求在期刊上发多少论文,但要看实验室负责人做的是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实际上是更高水平的要求。”
为鼓励科研人员去研究未知、重要的问题,北京脑科学中心有一系列体制机制作为保障。
遴选实验室负责人时,北京脑科学中心不唯论文、不看“帽子”,而是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科研潜力,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契合中心的发展方向,其他实验室负责人组成的招聘委员会参与面谈、打分。罗敏敏说,曾出现发表过不错的论文的申请者被淘汰的情况,“我们觉得课题不是特别有意思,或者作者可能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支持方式上,北京脑科学中心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科研人员无需写基金申请,即可获得长期(6年)的稳定支持。他们还专门为博士后提供经费支持,并与北京大学等6所国内一流高校开展联合招生项目,帮助科研人员组建一流团队。
评估体系方面,北京脑科学中心不设置短期、硬性、定量的考核,没有论文方面的硬指标,而是以6年为周期,邀请国际同行参与评议,进行是否转为长聘制的审核,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选题和水准,以及是否有国际影响力。
“新型研发机构提倡以科学家为中心,北京脑科学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出发点是科学探索,怎么有利于科研,就怎么去做。”北京脑科学中心行政副主任张泽工说。
“在这里建立实验室非常快,整个审批建设流程都是为科研工作服务的。”2021年才回国的研究员白凌,主要从事内感觉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功能研究。虽然入职只有7个多月,白凌的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我主要的精力放在怎么搭建实验室、怎么开展实验上,一切都非常高效。”白凌说。
王同飞也有同感,2020年回国的他清晰记得,实验室招聘的两名科研助理跟自己是同一天来报到的。“实验室管理员甚至比我的入职时间还早一个月,我回来以后大概一两个星期,就正式开展实验了。”
在这里,目前已经建成8个坚持“公共属性”的一流科研辅助平台,还有2个正在建设中。这些辅助平台几乎囊括了脑科学领域最新技术。在罗敏敏看来,这些支撑平台能统一提供便捷的服务,避免了科研仪器和人员的冗余。
“一切以服务科研为导向。”北京脑科学中心光学影像中心主任郭青春说,为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光学影像中心拥有激光扫描共聚焦正置显微镜、高通量玻片扫描仪等多套先进设备,可满足透明化全脑图谱的构建、活体成像、活细胞成像、高通量生物学筛选等实验需求,成本大部分由北京脑科学中心承担,光学影像中心只收取较低的机时费用。尽管如此,过去一年,这里仍收回来机时费用近50万元。
“这50万元印证了这里的科研活跃度。”郭青春坦言,虽然是科研辅助平台,他的团队同样忙碌,完全是“跟着科研的节奏走”。
围着科研转的,还有这里灵活的用人机制。除了面向全球遴选实验室负责人,北京脑科学中心还致力于延揽优秀的博士后人才,改变国内科研团队长期以研究生为主的局面。“博士后是通向独立研究员的必由之路,从全球看,顶尖实验室都是以博士后为主的。”罗敏敏解释,“如果实验室一直靠不停换学生来维持运行,那么它就很难摆脱实验室负责人的影响。相反,受过较好训练的博士后不仅上手更快,也能带来新的思维和技术,对实验室的自我创新是很有帮助的。”
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的科研经费使用模式,为人的创造性服务,也是北京脑科学中心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罗敏敏介绍:“我们的科研经费用来招人行,买仪器也行,买科研服务同样可以,觉得重要就去做,我们给科研人员极大的自由度。”
白凌认为,科研充满不确定性,在北京脑科学中心,科研经费可以随着研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够避免青年科研人员过早地被“锁定方向”。
2021年11月,2021年度“北脑(青年)学者”入选人员名单出炉。迄今为止,北京脑科学中心已举办两批评选,来自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的共50位学者入选。按照共建平台、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规定,北京脑科学中心与这些科学家及其所在单位签订双聘协议,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脑科学正在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作为落实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而成立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北京脑科学中心实行与国际科研机构接轨的人员聘用制、薪酬灵活化等模式,引导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以全职、双聘方式参与工作,推动人才自由流动,统筹发挥首都高校院所、医疗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资源优势,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在罗敏敏看来,颠覆性的科研更需依靠跨学科、跨技术的合作。“我们积极鼓励合作,关键是把事情做出来。北京脑科学中心对于论文署名没有要求,不一定非要‘第一完成单位’,关键是有发现,真正解决问题。”
北京在脑科学研究方面优势突出,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较强的研究队伍、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和技术资源。除了“北脑(青年)学者计划”,北京脑科学中心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交流,如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举行的“神脑交汇”青年学者论坛,就加强神经科学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结合,展开热烈的讨论。罗敏敏也跟有关专家开展过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合作。
罗敏敏表示,未来要力争把北京脑科学中心建成在科学上有独特发现、在世界上有吸引力的研究机构。“要在重大发现上有所突破,在应用方面有所推动,同时培养一批脑科学和类脑科学优秀人才。”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